ABC的自我心理疗法--如何对待孩子的不听话
  简述:ABC法则揭示了当我们遇到一个外界刺激时,我们是如何在不察觉的情况下运作的。这种思维惯性是我们缺少醒觉而自发形成的思维模式。这种不察觉的思维惯性有的时候阻碍着我们,使我们产生负面情绪,采取无效行动。当我们学会了新ABC法则的时候,我们能够更清晰的的看清楚是什么触发了我们的负面情绪,从而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摆脱负面情绪同时增加处理事件的能力,看到更多可能性。
  A:Activating Event   表示触发事件
  B:Beliefs            表示信念
     C:Consequence      表示我们的反应
    A: 孩子犟嘴、不听话
    B: 这是固执已见,和父母唱对台戏
   C: 发脾气、愤怒
    惯性思维模式:
    孩子犟嘴不听话惹得我发怒,当然是他不对,他不该自以为是,我行我素。
    是A孩子犟嘴不听话的这个触发事件使C让我发脾气,这件事情发生原因是B这是固执已见,和父母唱对台戏就是不对。
   心理咨询师:“孩子犟嘴、不听话如何令到你生气呢?”
    来访者:“是因为孩子固执已见,和父母唱对台戏”
   来访者:“所以我才生气的呀”
    心理咨询师:“同样是孩子犟嘴不听话,同时是:孩子在青春期期望独立,追求自我,是富有个性的表现。现在你的情绪是什么?
    来访者:“不生气了,而且有些替他高兴,因为他开始长大了。”
    心理咨询师:“同样的孩子犟嘴、不听话怎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
    来访者:“我知道了,是因为我的信念不同,我的想法不同”。
  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别人导致了自己情绪的产生和反应,而实质上通过我们上面的例子,大家就可以了解到,不是事情导致了情绪的产生,同样的事情,我们却能有完全不同的情绪,决定我们反应的是我们自己的信念。所以我们透过内在的觉察。当事件引发了我们的情绪的时候,就问问自己:这件事触动了我内在的什么信念呢?而不是去问:为什么你会这样对我?你怎么能这样呢?因为,我们无法控制别人如何做,但我们却能够调整我们自己的信念来改变我们自己的感受。(每个人做一个选择和采取什么行动都有其正面动机。如果我们有这样一个有效的信念,我们就更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了。)
  因此,现在就有了新的ABC法则:
  A:Awareness   觉察
  B:Beliefs       信念
  C:Choices      选择
    关于儿子做作业慢:
    A 孩子做作业慢,可能是没有让他把做作业快速做完的动力。
   B 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时间,他会更有主动性。
    C 孩子可以自己选择做多久,做完还何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新的ABC法则,当我看到孩子做作业慢的时候,我就有了觉察:A孩子慢慢做作业他的动机是什么呢?哦,有可能是因为反正做完了,也不能出去玩、也不能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那就干脆慢慢做好了。当我们觉察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开始启用新的信念:B孩子应该由他自己来决定自己的作业时间。于是我的新选择就是:C儿子啊,你今天可以自己决定自己做作业的时间,不管你做多久,做完后你就可以自己做你喜欢的事情了。
  接下来,你就看到:孩子本来要做一个小时的作业,半小时就完成了,再接下来,他就开心的去外面和小朋友去玩了,你发现原来事情可以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这就是我们新的ABC法则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