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拼命”的助学情怀
----一位受惠于国家教育改变家庭命运的母亲来信
亲爱的老河口市贾湖中学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我叫王良芝,今年85岁了,祖籍光化县李楼办事处原庆丰大队一队(现为李楼镇付堤村一组),是贾湖中学(注:那时学校名称为—贾湖中心小学)1956年毕业的学生,我有三个子女。今天,在新的一年这个爱心与责任叠加的捐资助学仪式上,因自已在医院重病在身,生命进入“倒计时”,不能来到现场,只好以写信的方式与大家见面了,向大家问好,请你们原谅。
走近母校,大楼林立,窗明几净、绿树成荫,书声琅琅,敬悉这么多年来,母校培养了数以万计品学兼优的济济人才,并且日益成为老河口市闻名周边的初中名校,我这位母校人倍感荣光,深为自豪。就自己来讲,捐资助学,助人为乐,与其说是家风影响和学校教育的结果,不如讲更是我的这个家庭因国家教育带给我们的“翻天覆地”变化,所以,在这里,我要感恩我的母校贾湖中学、感恩辛勤付出的老师们,感恩国家对我多年的培养、感恩这个激 情燃烧的伟大时代。
这次,我代表全家拿出了老伴和我一生的积蓄(注:其中部分为子女孝敬的钱物等)共计30万元,为教育事业尽点绵薄之力,在我眼里,金钱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花就行,做这点支持教育的事,是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足挂齿。这之前,贾湖中学的老师们邀请我对捐资助学的事,做个重点介绍,谢谢老师们的好心,自己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公民,做的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再说,尊师重教,捐资助学,你们学校平时进行教育,讲得也比较多了,比我讲得更好更精彩。如果实在要让我说一说,那我就说说我家因教育受益四次的“进京赶考”经历吧,抛砖引玉,一得之见。
我和老伴胡永发都是贾湖中学50年代的毕业生,巧的是我们还是同桌,后来,我考上了原光化县一中,他到北京当了兵。从跨入高中大门的那一刻起,古训:古人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第 一人品,还是读书,就深深地扎根在我脑海里,要知道,高中毕业生在我们那个年代,那可是“香饽饽”,从一中刚毕业,县城中的一些国家公职单位向我伸出了“橄榄枝”,考虑到年迈的父母,我毅然选择回乡,因为有“文化”,我在村里主管会计、小学老师、妇联主任三个职位“一肩挑”。老伴胡永发因为是“文化人”,部队培养他入了党,当上了连队卫生员,后来成为一名干部。1962年10月1日,是我们在北京首都“进京赶考”成婚的日子,我们因教育相识,又因教育相亲,一个人民老师,一个国中军人走到一起来了。从成婚的那一刻起,我们夫妻俩默默发誓:我们能有今天的好前程,都是享受国家教育的结果,今后也要让我们的子女,接受好的教育,成为社会上有文化、有担当、有作为的人。
1994年7月15日,一个令人激动又难以忘怀的日子。我们全家老老少少一起奔向北京,为大学毕业在杭州东方通信公司工作的小女儿办理到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读研究生的签证,这是第二次“进京赶考”了。小女儿从小机敏聪明,成绩优 异,经常在年级班级名列 前茅,有一段时间,或许是进入了青春期,她喜欢打伴交友,上学放学都不能按时返校回家,我想,一个不能自控,又不珍惜时间人,又怎能在学习上有所作为呢。此时,她爸爸也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平时,也是一个星期才回一次家,所以,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我都得操心 ,一方面,我当老师天天得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另一方面,家里还有几亩地要耕种,同时,家里老老少少的吃喝拉撒,我都得操心,尽管如此,这天,我专门抽出时间拜访了她的老师,请求老师一同做小女儿的思想工作,回到家后,我又苦口婆心地给她讲结交益友、珍惜时间、专注学习的道理,接着,又私下上门找到她相关的几个“闺蜜”一一做说服工作。从此,小女儿知道了妈妈苦心,学习更专心更投入了。1989年小女儿以712分老河口市第二名的高考成绩,被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录取。
这些年来,自己虽然经历了父母去世、丈夫患病、进城待岗、单位破产等各种困难,但无论怎么困难,我心里有杆秤:“再难不能难孩子,难教育,我始终坚信读书一 定能改变命运!”,1980年落实国家军人随军安置政策,我们一家从农村进了城市,一家人挤在一间20平方的屋子里,当时,我没有工作,仅靠丈夫一月三十几元钱维持全家人的生计,日子尽管清贫拮据,我依然节衣缩食,精打细算,三个孩子上学的学杂费、衣食住行的基本花销都没有少过一分钱,儿女们看在眼里,暧在心里,几年里有的考上大学,有的当上了老师,有的从军入伍。由于儿子当兵在外,儿媳妇在襄阳农行一部门当个领导忙于事务,孙女的教育问题一时遇到了难题,上学放学,吃饭睡觉都不能很好的保证,与她爸爸妈妈商量好后,我又把孙女转学接到身边,当起了“编外老师”,在抓好在校文化学习的同时,为了活跃她的精神生活,学得一技之长,增强她的自信心和专注能力,给她报了电子琴班,两年里700多个日日夜夜,风里来雨里去,早晚接送,陪她上课,没有耽误一节课,孙女顺利考过了电子琴十级资格考试。孙女把奶奶的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只争朝夕,夜以继日,以优 异的成绩考上了襄阳五中。2012年7月18日,经过孙女的刻苦努力和拼搏,孙女通过了美国TOFEL考试,儿子媳妇一家人陪孙女到北京美国驻中国大使馆通过了留学美国考核官的审核,圆了孙女的留学梦。
2019年7月19日晚7:30分,CCTV--3《向幸福出发》栏目以《迷途少年重塑心理 致谢老师再造之恩》为题,报道了儿子胡江涛从部队退役后带领老师教官团队创办西典心理少年军校拯救问题少年的动人故事,经央视报道后,北京、深圳、广东等全 国各地的家长孩子纷至沓来,西典少年军校一时成了声名远扬的问题少年心灵成长家园。这已是我们家第四次“进京赶考”了。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由于他爸爸长年在外工作,陪伴管理较少,我注意对儿子进行品行和吃苦教育,平时,家里家外的大小事,都让他参与我一起做,所以儿子养成了正直诚实,吃苦耐劳的好习惯。他从光化县一中高中(注:现为老河口一中,且他于1979年-1980年就读于贾湖中学)毕业通过努力,考取了空军飞行学院的飞行学员,在部队他入了党,立了功,被提拔为副团职军官。2022年,他因教育和转化问题少年成绩突出,他被襄阳市、湖北省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最美退役军人”。
四次“进京赶考”,我家仅是千千万万个家庭受惠国家教育的一个微小分子,事实证明,没有教育,就没有我家儿女子孙的知识才干,就没有我家的幸福美满生活!可以讲,我们家是国家教育的见证者、参与者、传播者,我受益了,我就要把自己的经历讲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树高千尺,根脉相连,情系故土,爱洒桑梓,古人讲,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我希望自己做一个大爱的人,把爱播撒出去,让更多的人收获爱、传播爱、成为爱。毛主席曾说:“做一个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低级趣味的、有利于人民的人”,习 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愿余生与儿女子孙们一起和贾湖中学的师生们把教育这项“功有当代,利在千秋”宏伟事业传承下去,培养更多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栋梁之才。
最后,祝贾湖中学的老师们桃李满天下,学子们金榜再题名,祝贾湖中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此致
敬礼
一位与贾湖中学共同成长的老校友:王良芝2024年1月12日